我與Kindle

on under 物
1 minute read

我算是個電子紙狂熱愛好者了。

第一次見到電子紙,是我一個同學的漢王電紙書。應該是小學或中學時的事情了,但我還清楚地記得,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,她的電紙書螢幕在日光照耀下,閃著螢光,但文字仍是那麼清晰,清晰到像是印在螢幕上的。在那個手機在學生間都不甚普及的年代,這塊小巧又神奇的電子设備,就像一粒種子,在我心中暗暗生長起來。

今年Prime Day,在海淘折扣的強烈誘惑下,我以$49.99的價格買到了Kindle 2019,考慮到匯率,換算過來大約是6-7折。當初聽說Kindle這東西買回來只有吃灰的命運,便選了入門版,沒想到這個出於購物慾買回的東西,倒是真真切切改變了我的生活。

到手的第一個月,我還像對待親兒子一樣寶貝它,每天一讀,但第二個月它就開始吃灰了;我也早有心理準備,反正自己也就是那種半途而廢的人嘛。情況是怎麼改變的呢,第三個月,當初買Kindle領的KU會員快過期了,我心說,總不能三個月一本書都沒看完吧,那太浪費這次會員機會了,於是又拿起來繼續讀。當然單單這些絕不足以改變我積惡已久的臭毛病。

後來,在Kindle的訂閱號看到一個中國女生,由留學考到大律師,業餘時間還參加鋼管舞比賽、潛水、健身、滑雪、寫文章,樣樣都做得有聲有色,我羨慕又感嘆,人外有人呀,頹廢者如我永遠想不到他們這種層次的人的生活。剛好不多久,KU的書中讀到一句話:

We excuse ourselves into living mediocre lives.

瞬間我的心裡如同觸電一般。醍醐灌頂。大家都是一樣的,憑甚麼我要做普通的那個?我不想再給自己的平凡找藉口了,這樣的一生不值得被原諒。我開始仔細讀那本書,並規劃起接下來的書單。後來我慢慢從中找到了樂趣,也找回了荒廢多年的豆瓣帳號,標記一本書,找到資源,為了新書的期待而加緊當下書籍的閱讀,那種充實感填滿了我被遊戲娛樂蛀蝕一空的心,我的焦慮與沮喪也開始慢慢不見了。已經又幾個月過去了,讀書已經慢慢變得自然,我根本不需要像剛拿到Kindle的那一個月辛苦地去刻意維持。

哈哈,現在有點後悔,當時該買個貴點的機器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